首页 热点 财经 商业 理财 股票企业 快讯 房产 汽车 科技 行业 消费
当前位置:商投界 > > 企业 > >

微软内部AI硬件短缺,被迫实施配额制

文章来源:网络  作者: 苏小糖   时间:2023-03-16 10:10:00   阅读量:16285   
微软内部AI硬件短缺,被迫实施配额制

北京时间 3 月 16 日上午消息,据报道,知情人士透露,虽然微软即将宣布一整套使用 GPT-4 人工智能软件的 Office 365 工具,但该公司现在却面临内部 AI 服务器硬件短缺的窘境。

这迫使微软不得不对硬件资源采取配额供应的方式,限制其他内部 AI 工具开发团队的使用量,从而确保基于 GPT-4 的新版必应聊天机器人和即将发布的新款 Office 工具获得足够的资源。这种硬件短缺的现状还对微软的客户产生了影响:至少有一个客户表示,需要等待很长时间,才能使用已经通过微软 Azure 云服务提供的 OpenAI 软件。

微软表示正在加紧添置更多硬件,以便增加 AI 计算能力,但如果速度不够快,就有可能限制其 Azure OpenAI 服务对新客户的吸引力。这些客户会借助此项服务将 AI 功能添加到自己的应用中。微软原本在这种新的 AI 工具的商业化方面已经领先于谷歌,但如果迟迟不能解决硬件短缺问题,这种优势也将难以发挥出来。

谷歌抢在微软之前于本周发布了自己的 AI 辅助写作工具,包括能够根据简短的提示,在谷歌 Docs 和 Sheets 中自动编写文本的软件。

微软已经向 OpenAI 投资了数十亿美元,有权通过 Azure OpenAI 服务向创业公司销售软件。OpenAI 也将软件直接授权给客户使用 —— 而作为与微软合作的一部分,所有 OpenAI 机器学习模型都必须运行在 Azure 服务器上。这两项服务的定价相同,每次请求收费都不到一美分。

这两家公司在过去 3 个月推出的服务吸引了企业用户的广泛兴趣,他们都希望将 OpenAI 的 ChatGPT 聊天机器人的底层技术整合到自家产品中。但是微软 Azure OpenAI 服务的新客户却要面临很长的等待时间。

硬件资源短缺的核心问题在于,GPT-4 等新的 AI 大模型需要在 GPU 上运行,这种服务器芯片可以一次性处理大量数据。为了处理这个模型的庞大计算需求,微软已将数万个 GPU 整合成一个个群集,分散到各个数据中心里。

在明确用户需求量之前,微软目前不得不将现有的大量 GPU 资源预留给新的必应 GPT-4 聊天机器人和即将推出的 GPT-4 Office 工具。

知情人士表示,微软 2 月刚刚推出这项必应智能聊天功能,目前还在加紧测算平均每天有多少人愿意使用这项服务。知情人士表示,这就导致工程师很难预测该功能所需的计算资源。

而即将推出的 Office GPT-4 工具也可能导致微软客户对 OpenAI 聊天机器人技术的需求大幅激增。这些新功能包括 AI 文档总结、个性化写作建议以及编辑建议等。

其他从事 AI 开发的微软团队不得不让位于必应和 Office,包括为各种机器学习模型的开发团队,其中就包括微软的图灵自然语言生成模型,它可以理解文本,之前曾为电子邮件和 Office 应用中的搜索工具提供底层技术。

知情人士表示,当这些团队想要使用 GPU 开发新的 AI 工具或测试现有 AI 软件时,必须向一位公司副总裁提交特别申请,获批后才能使用硬件。

知情人士称,有些申请需要等待几天甚至几周才能获批。自 2022 年末,微软就一直对内部的 GPU 资源实施配额供给,但 1 月以来的等待时间越来越长。

微软发言人在声明中补充道,该公司正在为 Azure 等服务增加更多 AI 资源,并且遵循“优先满足客户需求并根据需求进行调整的流程”。他们还补充道,微软并不担心 AI 资源。

至少有一个微软客户透露,他们也经历了延迟访问的问题。市场营销软件创业公司 TouchCast 创始人兼 CEO Edo Segal 说:“几乎不可能立刻使用程序”。Edo 的公司正在为多家车企开发基于 GPT 的互动式用户手册,而这项技术正是通过微软 Azure 授权的。

现有的 AzureAI 客户几乎未受影响。无人驾驶汽车开发商 Cruise 和 AI 搜索创业公司 Perplexity 的发言人都表示,他们在使用 Azure 的 GPU 资源时并未遇到困难。

去年 11 月,微软和 GPU 生产商英伟达共同宣布,微软将新增数万个处理器来扩大 AI 处理能力,但目前还不清楚采购进度。

这两家公司还在周一共同宣布,Azure 的客户很快就能抢先使用英伟达的新款 H100 GPU—— 这款产品尚未广泛发布。而知情人士称,已经有少部分微软内部团队开始使用 H100,但多数部门尚未获得这项权限。

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投资有风险,需谨慎。